淮南市潘集区:水稻丰收,育好秧苗是关键

安徽网淮南消息   眼下正值淮南市潘集区集中培育水稻秧苗的忙碌时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种粮大户们在弯腰劳作的身影。为帮助农户提升育秧技术,市级科技特派员王侠深入田间,从选种到播种全程指导,为丰收打下基础。

在祁集镇陈湖村的育秧田里,王侠正在和农户孙孟军进行亲切地技术交流:“选种要像挑运动员,首选产量高、抗病害的优质品种。”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需完成晒种、消毒、浸种、催芽四个步骤。针对过去农户常因“叠盘暗化催芽”操作不当导致出芽率低的问题,王侠现场演示方法:将浸好的种子均匀铺在湿润的托盘上,覆盖薄膜避光保温,耐心等待发芽。

播种环节的技术细节也不容忽视。王侠提醒,机插秧的常规粳稻每盘需撒120克干种,杂交稻减至90克;若采用抛秧方式,每盘50克即可。她建议使用播种流水线设备,确保种子分布均匀,秧苗长势整齐。

农户孙孟军坦言,往年自己摸索催芽,失败率很高。“今年专家手把手教,连盖薄膜的松紧、温度控制都讲透了,出芽率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科技特派员的指导让农户们掌握了科学育秧的诀窍。从一粒种子到一片青苗,田间的希望正悄然生长,为潘集区的水稻丰收筑牢根基。(王侠)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农户,育秧,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