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消息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镇坚持“产权清晰、责任明确、效益持续”的原则,创新构建全链条资产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帮扶资产确权、运营和监管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夯实管理基础,摸清资产家底。近年来,该镇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785.5717万元,形成帮扶资产77项,涵盖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大类,其中经营性资产占比35.77%,公益性资产占比64.23%。成立帮扶资产管理专班,出台《帮扶资产管理办法》,建立“村级自查、镇级核查、区级抽查”三级监管体系,签订77份管护协议、设立77个资产标识牌,实现“一资产一档案”规范化管理,资产确权率、登记率达100%,惠及678户群众。
创新运营机制,释放资产活力。该镇因地制宜建立并推行“合作社+农户”“资产租赁+保底分红”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带动农户年均增收0.3万元。引入第三方审计,动态监测资产运营风险。帮扶资产年收益率达到5%,带动276人就业增收。建成特色产业园区4个,推动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长5万元以上。基础设施类资产累计惠及群众28600余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切实让资产“活起来”、发展“强起来”。
着眼长远发展,增强振兴动能。该镇针对部分经营性资产抗风险能力较弱、个别村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资产收益分配机制需优化等问题,重点实施三大提升工程:一是搭建资产信息化动态监管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二是加强资产管理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运营能力。三是推进资产整合升级,与乡村振兴项目深度融合。通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帮扶资产长期发挥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杨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