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镇:“三个聚焦”推动农村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安徽网淮南消息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镇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强化管理机制、突出实践导向等举措,扎实推进农村党员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聚焦思想引领,提升党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强化党员归属感。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群等线上载体,搭建实时在线的“空中课堂”,整合并推送学习资源100余次;依托潘集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组织400余人次开展参观学习,讲好“红色故事”。结合农村实际,围绕乡村振兴、政策解读、生态环保等农村党员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短板问题,挑选精品党课,推进学习精准化、专业化、实用化。

二是聚焦管理创新,激发党员队伍活力。探索“1+N”网格化管理模式,即“1名党员+N户群众”,将党员纳入乡村治理网格,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带头作用。建立党员“红黄榜”和党员星级评定机制,通过月度考核、季度总结、年度评优的方式,激励党员争先创优。截至目前,推选出优秀共产党员40名。强化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数字化档案并定期联系,动态掌握31名流动党员信息。充分把握节假日返乡时机,开展“一茶话五事”“返乡实践周”活动,为其“线下补课”,做到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三是聚焦实践导向,强化党员服务能力。推行“党员责任田”机制,组织党员下沉网格,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推进垃圾分类。截至目前,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5次,获评区级“美丽庭院”50户,市级“美丽庭院”1户。组建党员技术帮扶队,设立“田间课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受益群众达200余人次。设立“党员说事点”,推行“小事当场调、大事联合解”工作法,对邻里纠纷等常见问题快速响应化解,定期开展回访,推动形成“有事找党员、党员帮解决”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累计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51起。(范晶晶)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学习,党员,乡村,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