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泥河镇:科技赋能红色教育,云端传承淮海精神

安徽网淮南消息   为弘扬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创新红色教育形式,4月3日,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泥河镇中心小学在四年级一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领巾向英烈致敬”主题实践活动。活动通过“老兵故事分享、历史课堂、云端祭扫、数字纪念馆参观”等环节,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与现代科技手段深度融合,引导青少年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创新方式铭记历史、致敬英烈。  

活动伊始,2025年泥河镇优秀退役军人李政霖以“我的迷彩青春”为主题,向同学们生动讲述了军营生活的点滴。“每天5公里的晨跑、严寒中的战术训练、战友间的生死情谊……”鲜活的军旅故事让孩子们听得入神。李政霖特别提到:“当年淮海战役的战士们靠着‘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精神赢得胜利,今天这份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他鼓励同学们以新时代少年的担当,传承好红色基因。 

随后,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以互动课件形式,带领学生“回到”1948年的淮海战场。“66昼夜鏖战、543万支前民工、‘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通过动态地图、数字影像还原战役场景,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依靠人民、团结协作、科学决策”的淮海战役精神内核。“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力量?”面对提问,学生们踊跃回答:“因为老百姓送粮食、运伤员!”课堂尾声,全体学生在黑板贴上亲手书写的行动口号:“淮海精神永流传”“红领巾接力强国梦”“科技报国告慰英烈”,稚嫩笔迹传递着坚定信念。 

区别于传统祭奠方式,本次活动依托“中华英烈网”线上平台,开启了一场“科技+红色教育”的实践。在服务站工作人员指导下,学生们通过“线上祭扫”板块,为淮海战役英烈献上电子花篮、点燃数字烛光,并留下“今日山河无恙,吾辈必当自强”等云端寄语。随后,师生共同进入“淮海战役数字纪念馆”进行“云参观”。通过3D全景技术,学生们“漫步”于纪念馆各个展厅,近距离观摩历史文物、战役复原场景。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用科技手段打破时空限制,能让红色教育更贴近当代青少年。”  

活动最后,全体学生佩戴红领巾,在退役军人代表带领下庄严宣誓:“以英烈为榜样,刻苦学习,科技兴国,准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铿锵誓言回荡教室。

本次活动以“线下课堂+线上祭扫”的融合模式,为泥河镇红色教育提供了新范式。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指出:“我们既要讲好历史,也要用好新技术,让英烈精神在云端‘活’起来。”中心小学班主任王老师感慨:“孩子们通过科技触摸历史,比课本更直观,爱国情怀自然生根发芽。” 未来,泥河镇将持续探索“互联网+红色教育”路径,推动英烈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少年成长全过程,让信仰之火在数字时代薪传不息。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英烈,退役军人,泥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