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芦集镇:科技赋能小麦田管,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安徽网淮南消息  阳春三月,小麦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也是病虫害、“倒春寒”等灾害易发高发期和小麦需肥需水的关键时期,更是小麦田管的重要时期。为精准高效地开展春季田间管理,促进小麦早发稳长,三月以来,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坚持以科技兴农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为己任,多措并举抓好当前的小麦田间管理。

强化宣传,积极动员。镇政府召开春季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安排布置春季小麦田管工作。17个村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村应急广播、镇村微信群、农技短视频、科普课堂、现场指导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知识以及春季小麦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全镇上下营造抓好小麦田管的浓厚氛围。

强化指导,一户一策。由于长期持续冬旱及前期除草剂使用不当产生的药害致使部分地块黄花叶病等病害偏重发生。3月24日,在戴楼村的小麦田块,镇农技员、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认真开展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害监测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与种粮大户一道制定田间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田间管理,现场解决田管中的技术问题。一是化学除草可引起小麦生理性病害,在春节前和春节后,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田块,要于3月初利用晴好天及时实施化学除草;三月中旬后是禁用小麦除草剂,以防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二是当前小麦病虫害防治办法,针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黄花叶病等病害致麦苗发黄,可选用噻呋酰胺、氨基寡糖素、苯甲丙环唑或戊唑醇进行喷雾防治,同时添加啶虫脒、噻虫嗪或联苯菊酯兼治蚜虫;为加速苗情转化,减缓病情发展,可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或用芸苔素喷雾,降低危害损失。三是做好拔节期肥水管理,根据天气预报,遇雨撒施小麦拔节肥,一般麦田撒施尿素6公斤左右,旺苗少施;弱苗多施,促进小麦形成大穗,增加粒数和千粒重,确保实现夏季小麦丰收。

截至目前,芦集镇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开展小麦田管集中技术服务活动16次,广播会17场次,网上科普课堂600人次,发放病虫情报1600余份,通过网格化微信群转发推送小麦田管宣传信息6次。广大种植户积极行动起来,扎实做好全镇5.5万亩小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化学除草等田间管理,小麦总体长势良好,生长健壮,一、二类苗占比95%以上,为夏粮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石殿军)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小麦,除草,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