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芦集镇:电焊机“加芯赋码”作业状态纳入实时监管

安徽网淮南消息   “电焊机装上芯片后,只有持焊工证的人员才能开机作业,可以有效杜绝无证操作焊工的现象。”

2月18日,淮南市潘集区芦集镇对辖区内企业开展电气焊设备“加芯赋码”改造工作。在政府大院的工作现场,工作人员运用互联网手段,对电气焊设备加装互联网芯片,赋予专属二维码,进行个人信息登记注册认证,这也意味着以后作业人员必须用手机微信扫电焊机上的二维码验证,并同步上传安全作业环境照片,系统才会根据认证结果指令电焊机开机,真正实现了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的转变。据悉,通过摸排全镇需要“加芯赋码”涉及电焊机22台,当天得到“加芯赋码”。

近年来,因电气焊作业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伤亡事故频发。电焊机“加芯赋码”改造,通过应用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了对电焊机作业状态的实时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了动火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有效防范了因违规电焊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为平安建设保驾护航。(石殿军)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作业,二维码,电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