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消息 近年来,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不断探索基层治理有效路径,通过党建筑根基、共管聚能量、微力优服务等方式,不断打通基层治理“末梢”“堵点”。
“党建+”模式,筑牢根基。“党建+网格”,激发治理新动能。依托村居党组织成立大网格,党组织书记任网格长、4名党组织委员任网格员、N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网格志愿者,形成“党组织+网格长+网格员+志愿服务队”四级组织体系。“党建+信访”,架起为民连心桥。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落实《信访接访值班制度》《信访工作月积分考核办法》等制度,通过“清单+闭环”“倒查+问责”“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等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持续跟踪、妥善处理。
齐抓共管,多维聚能。面对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愈加凸显等问题,整合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推动“内部矛盾”及时有效处理。调解成员多元化。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等方式,从行业专家、无职党员、退休干部中选取较有社会威望的人员进入调委会,成立人民调解室,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职能部门定责化。坚持联席会议制度,由镇党委组织,镇纪委和党建办牵头,公安、民政、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参加,定期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并整理形成问题和责任清单。对矛盾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包村居责任人直接联系、蹲点指导、跟踪整改。今年以来形成泥河镇重点问题清单8份,解决重难点问题40余个。
凝聚“微”力量,畅通脉络。通过配强“微力量”、激发“微动能”,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配强“微力量”,优化队伍。吸纳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多元力量,选聘81人担任民情联络员,充实网格力量。激发“微动能”,精准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清单,通过村干部和网格员不定期上户走访收集群众“需求清单”,能现场答复的及时给予办理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梳理出“问题清单”,提交镇村集中研定。针对收集整理的群众需求,孵化出志愿服务、环境提升、助老育幼等8项配套服务。以志愿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项目、补齐供给短板,健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为民服务机制,实现了民生服务全覆盖、无死角。(胡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