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消息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提高脱贫质量,进一步加大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力度,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因地制宜,积极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落实好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工作,促进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拓宽脱贫致富路。
一、安排岗位,加强管理。以人员、责任划分进行岗位制定,合理安排各项岗位职责。由乡镇协助相关部门统筹组织任务,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相关原则规定,优先安置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贫困劳动力,坚决杜绝人岗不匹配,挂名领报酬的现象,防止福利化倾向。在各项工作安排妥当之后,村(社区)明确岗位内容要与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签订劳务协议。
二、精准核实,落实到位。根据岗位界定及对象、岗位类别及职责、补贴标准及期限的内容要求,把安置对象、工作类别、就业补助精准核实。镇乡村公益性岗位上岗履职贫困人员,每年增收5400元,每月考核合格后补助资金发放到位。
三、审核通过,确保完善。镇牵头负责和所辖村配合,发布岗位信息、公开报名遴选。经本人申请、镇复审,区人社局审批同意,由镇公示无异议后,将确实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安置相应岗位,之后签订服务协议。在每月15日前,区人社局对乡村公益性在岗人数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最后由镇统一打卡发放补贴。(通讯员 / 刘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