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谢家集区司法局探索心理矫治新模式助力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

安徽网淮南消息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淮南市谢家集区司法局在全面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矫正效果,初步形成了一个可操作的 “社区矫正+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矫治工作模式。

一是整合资源,搭建“专家库”,探索专业化网络。积极探索 “社区矫正+高校+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合作机制,建立一体化心理矫正教育模式,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精心选聘3位具有相关资质的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矫治专家库”,明确心理矫治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以及服务要求,同时带动区司法局及司法所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心理矫治工作,目前,形成3名高校专家+6名心理咨询师+2名志愿者的心理矫治工作网络。

二是全程贯穿,规范“三流程”,形成常态化机制。注重将心理矫治贯穿于入矫、在矫和解矫三个环节,入矫阶段,对所有新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推行“一谈一测”工作机制,即进行一次谈心,一次心理测试;每期入矫教育结束后,由心理专家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初筛,出具测评结果,提出指导意见,目前开展心理测评150余人次,实现了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测试100%;在矫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疫情期间,心理咨询师利用线上课堂推送心理健康知识百余条,发放心理防控自助手册,实现102名社区矫正对象“零感染”、“零违规”目标,目前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期,反响较好。解矫阶段,针对即将解矫人员,通过解矫宣告、培育心愿树、成立互助小组等系列活动,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解矫后生活。

三是重点关注,疏导“一对一”,实现个性化矫治。在进行初筛、再评估后,对鉴定出存在心理问题的重点人员,进行深入跟踪服务,由专家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对两名重点人员进行个案分析与处置,及时发现3例心理异常引起的对立情绪,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了心理压力,正确看待社区矫正对象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矛盾,排除了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开展个体咨询22人次,一对一心理辅导9人次。(通讯员 / 罗玲)

责任编辑:丰婷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社区,心理,矫正,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