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四抓四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安徽网淮南消息  近年来,淮南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新构建“监测预警+产业造血+社会联动+民生兜底”四位一体工作体系,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衔接资金26.6亿元,带动6.4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全市未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交流推广。

抓机制促监测精准化。持续优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四级网格化管理,选聘网格员10779人,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推广“一码申报”,形成“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入户排查、行业部门数据筛查”三线并行监测模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监测范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识别监测对象监测对象6720户、18281人,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落实率100%,创新“网格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与帮扶经验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抓产业促增收持续化。充分发挥衔接资金撬动作用,持续提高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6.6亿元,建设产业项目1119个。动态摸排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需求,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通过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等措施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全市监测对象、脱贫人口务工稳定在6.4万人。积极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相关政策,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8.5亿元,支持33972户脱贫人口发展生产。

抓协同促帮扶多元化。持续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挖掘资源、发挥优势,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引导各地739家民营企业参与实施“万企兴万村”项目983个,累计到位资金21.7亿元。通过建立定点帮扶单位联动机制,深入实施产业项目带动策略,搭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平台,持续引入帮扶资源。截至目前全市537家定点帮扶单位为帮扶村直接投入或协调实施项目950个,投入资金6405.7万元,帮助引进资金51911.6万元,开展消费帮扶金额5300多万元。

抓民生促成果长效化。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和学生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失学辍学,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4万人次,资助资金合计1733.22万元。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程动态监测预警,完成65646脱贫户住房安全动态核查和信息录入工作。优化兜底保障措施,实现了对全市15万名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全面落实5类人员在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市行政村通自来水率达100%。

(贾运良)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监测,帮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