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西淝河畔的凤台县新集镇陈巷村,在我的记忆深处,那是一个偏辟的小村落,出门只有一条小路。
那是一条很普通的乡间小路,却是永远铭刻在我记忆中的小路。它是一辈辈父老乡亲自然踩踏出来的。
小路是一条泥路,弯弯曲曲,穿过田畴,越过小溪,连接着西边的县道,通往外面的世界。
我常常忆起故乡的小路,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稚嫩的脚步,那里洒满了我童年的欢声笑语,那里写满了老人对儿孙们的关爱和期盼。
小路边的风景不断地变幻着。春日里,路边的野草吐出嫩芽,湿润而略带一点腥味的泥土气息弥漫着小路,叫不上名字的各种野花儿争相开放。走在小路上远眺,点缀在村庄中的果树竞相开花,满目春色,让人看不够。乡亲们顾不上瞥一眼这美丽的景色,推的推、拉的拉、奔走在小路上;再看看田里的耕牛拉着沉重的犁耙着厚重泥土,一派春耕春播的大忙景象。夏日里,小路两侧是翠绿的稻田,走在小路上,就走进了绿色的海洋。汗流浃背的乡亲们在田边地头的树荫下纳凉,那是刚从农田里干完活儿出来。路边那些长的、短的、高的、矮的杂草勾肩搭背,相互交织在一起,好像还在诉说着什么。秋日里,丰收的果实装满大车小车,乐的乡亲们合不拢嘴。草木枯黄,远处的片片园林变成金色,与湛蓝色的天空相映成趣,把小路衬托得绚丽多彩。冬日里,原野银装素裹,小路上留下了一趟趟无规则的、重叠的、深深的脚印,那是乡亲们辛劳的脚印、喜悦的脚印。在时时变幻的风景中,路上的行人更是村里人关注的焦点。外出的人归来或是谁家来了客人,尚未进村,村里人就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的目光追随着人们移动,就像观赏动画片一样的津津乐道。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则聚在村头或蹲或站,嘴里叼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不时用那双深凹的眼睛望着眼前的小路,目光里显出几分茫然几分遥远,他们也许在回想着自己年轻时的光景吧。
傍晚时分,小路最美。金灿灿的夕阳给村子涂抹上了祥和、恬静的色彩。劳作了一天的大人此刻要回家了,小路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孩子来迎大人,一路蹦蹦跳跳,偶尔拔根青草含在嘴里,一脸娇滴滴的面容。大人们则东家长西家短的说个不停,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疲劳,满面都是灿烂的微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乡人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小路与外界紧密相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里人赶集上店、称盐打油、走亲串友、婚丧嫁娶,全都是走这条小路。当兵的那一年,我的入伍通知书也是由乡邮递员通过这条小路送到家里来的。
小路很长很长。爷爷奶奶走在这条小路上,天天起早摸黑,拼死拼活地劳动,却没吃没穿。父母亲走在这条路上,也为一日三餐而奔波,依然是缺吃少穿,生活贫困。我是走在这条小路上长大的。小路上留下了我各个时期的脚印,留下了我的童趣,留下了我的歌声,也留下了我深深的记忆……
童年的时候,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玩累了就喜欢独自坐在自家门口张望那条小路,有时一望就是大半天。小路的尽头在哪里?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幻想中,我的心就同小路一起无限地延伸出去。
上小学初中时,我天天穿梭在这条小路上,跑遍了周围村庄,跑遍了田间沟渠,到处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和汗水。
读高中后,我因离家远而住校,每逢周末回家,我老远就会看见奶奶的身影,她老人家在等我回家,无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逢星期天下午上学时,奶奶又总是拄着拐杖站在家门口的小路旁,目送着我走出很远很远。
高考落榜回村劳动的那一年,我和父母亲一样,起早贪黑,天天往返在这条小路上,运粪整地、栽种作物、浇水施肥、收麦子、割稻子、种蔬菜,样样农活我都干过。我当时又矮又瘦,体力差,但从不示弱,总是与大人们一比高低。尽管手脚磨出了血泡,汗水湿透了衣襟,但我从来也没有叫苦叫累,心里总是充满喜悦和欢乐。
每逢下雨,那条小路就变得十分泥泞。淮河平原上的泥土是粘的,粘粘的泥巴会粘住行人的鞋子,让人寸步难行,特别是骑自行车时,车轮的瓦圈上沾满泥巴,粘住车轮推不动,脚上的鞋子被泥巴牢牢地粘住,这时我只能把鞋子脱下来放在车筐里,把自行车扛在肩膀上,光着脚丫子踩着泥巴艰难地往前走。
记得1983年秋入伍时,父老乡亲敲锣打鼓在这条小路上为我送行,声声叮咛,仿佛在耳边回响。从此我沿着这条小路走出了故乡,走进了军营,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前线,几年后退役回地方参加了工作跳出了农门。当我每次回家时仍然走的是这条小路。最期盼我回家的就是我的母亲,她也像当年奶奶那样,老早就站在村口小路旁等我,走时还要送我到那条小路上,总是看着我走得没了人影才肯回家。当我每次回家看见母亲站在村边极目远望的身影时,我一身的疲劳就会一扫而光,脚下的步子顿时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小路是母与子之间的连心桥,是心与家的连接线,是连结和弥漫着乡土乡韵乡情的纽带。
近几年,我所熟悉的亲人都逐渐仙逝,再回故乡时,那条小路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村道。小路两旁的风景也随之改变,那些曾经熟悉的老房子、老树、老池塘都被新的建筑所取代。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建筑的更新换代,也是故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历史的进步吧。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过往行人,我的心里既高兴又不是个滋味。高兴的是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是个滋味的是我熟悉的那条小路不见了,也许我与小路相处的时间太长、感情太深的缘故吧。尽管如此,我每次回故乡时,都会透过车窗,不停地寻找着,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寻找的是故乡曾经的那条小路,寻找的是故乡小路带给我的那种温馨而又亲切的感受,饱含着我对这片热土深深的眷恋之情。
故乡的小路,你就像那长长的丝线,情感在你上面凝结成了串串珍珠。
(作者简介:陈明 ,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凤台县作协副主席,现供职于新集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