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抗战:烽火岁月中的英雄赞歌

淮南日报消息   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历史画卷中,淮南地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曾是日军铁蹄践踏、烧杀抢掠的战场,更是淮南军民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英雄之地。回顾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我们不仅要缅怀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更要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日军进占淮南的黑暗时刻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南京,继而分兵北上。1938年春,日军在侵占了徐州、蚌埠等地后,其铁蹄开始向淮南地区步步逼近。日军的野心是企图通过占领淮南,进一步控制苏皖地区,进而打通津浦铁路,实现其战略企图。1938年2月侵占蚌埠、怀远的日军东渡淮河、西渡淝河向上游进犯,国民党第五十一军奋起抵抗,淮南矿区保卫战拉开序幕。2月5日,日军占领上窑。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三十一军所属三十八师与日军展开激烈交锋,毙伤日军200余人。4月,日本侵略军先后在乌鸦山、东小山等处被国民党四十八军阻击。从2月初到6月初,在长达4个月的激烈战斗中,中国军民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毙伤日军近千人,古镇上窑、洞山寺、朱家大山、姚家山阵地几度易手。1938年5月,日军从多个方向对淮南发动进攻。5月17日,中国军队奉命向淮河西岸转移,日军察觉后随即发起突击。5月27日,上窑日军200多人携带重武器,分三路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依托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击退了日军的进攻。6月3日,日军步骑兵3000多人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猛攻,并投放了毒气弹。尽管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最终防线被突破。1938年6月4日日军占领淮南,田家庵、大通、九龙岗三镇和淮南煤矿全部沦陷。

日军在淮南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占领淮南后,实施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暴行。他们采取“以人换煤”的手段,对淮南煤炭资源进行疯狂掠夺,从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7年间日本侵略者共掠夺淮南煤炭430万吨,废弃丢弃的煤炭资源达800万吨,回采率不及40%。日本侵略者在淮南煤矿实行血腥的法西斯统治,仅军事组织就有警备司令部、宪兵队、警备队、矿警队等。日军在矿区建碉堡30多座,还设置了秘密水牢和监狱,刑场。他们强化募集劳工,仅1941年至1944年三年多时间,被骗、派、抓来的劳工就达7万多人。淮南矿工被强迫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采煤,劳动强度极大,安全事故频发,无数矿工死伤,仅1943年半年多,矿工死亡就超过13000人,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成为日军罪行的铁证。此外,日军还残暴地屠杀无辜平民,在上窑黄柏郢、凤台三里沟等地滥杀平民近400人,13户家庭被杀绝。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南抗战面对日军的烧杀掳掠,淮南人民同仇敌忾,前仆后继、顽强不屈、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新四军第四师“三进淮上”,游击支队进军淮上地区,新四军第二师在上窑山、舜耕山、八公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日伪的“扫荡”。1939年6月26日,新四军在常家坟伏击日军汽艇,成功击毁汽艇4艘,击毙日军数十名。1940年7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再次进军淮上,建立淮上地委和淮上办事处。任命陈元良为凤台县委书记,在潘集镇建立淮上办事处,张太冲任办事处主任。1941年1月根据豫皖苏区党委指示,凤台办事处正式改为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张太冲任县长。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辖5个区23个乡,以潘集为中心,面积约630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建立了县保安大队、区保安中队、不脱产的农民自卫队人员达1万余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对日军、伪军和国民党顽军的武装斗争。凤台县抗日民主根据地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淮南这片土地上第一次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开创了淮南地区人民革命史上的新纪元。在抗日战争中,凤台县抗日民主政府一面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群众参军,支援前线,同时发展生产、建立地方武装,一面领导当地军民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其中最著名的有平家滩伏击日军汽艇战斗,苏涂村全歼日伪绥靖团两个营,活捉日伪团长、副团长战斗;歼灭与国民党顽固派相勾结的潘集红枪会战斗等。八路军六八八团、六八九团在凤台境内进行过岳张集战斗、朱马店战斗、古店战斗、顾桥战斗等,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凤台抗日民主根据地。

从血与火的淮南抗战中汲取奋进力量经过淮南军民的艰苦斗争,日军在淮南地区的侵略计划逐渐破产。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淮南军民在新四军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力量,向日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收复了大片失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淮南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然而,战争的创伤依然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大通“万人坑”、秘密水牢、碉堡等遗址,都是日军在淮南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

今天,淮南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繁荣,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三里沟抗日纪念园等纪念设施,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缅怀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同时,我们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奋斗。

焦伟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日军,罪行,抗日,英勇,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