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消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淮南市小麦播种面积323.74万亩,全市农业系统及早做好机具保障、服务保障、应急调度等准备工作,计划投入大型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5万台,力争用10天时间基本完成全市小麦抢收任务,机收率稳定在99.8%以上,确保丰产丰收。
淮南市全面做好抢收准备,印发了《2025年淮南市小麦抢收工作方案》,开展机具信息摸排,掌握本地收割机和引进外地收割机数量,指导机手提前对农机检修和调试,确保小麦机收时顺利高效作业。通过摸排,市内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54万台,跨区作业约0.14万台,预计引进外地收割机0.1万台。已开展机收减损、安全生产等各类培训49场次,累计培训农机管理人员86人次,培训农机手0.27万人次。
同时,淮南市优化作业服务,协同配合公安交警、交通运输部门落实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联合收割机转移通行顺畅。与石油供应部门强化协作,落实优先优惠政策,保障作业用油。及时发布小麦机收服务热线电话、农机作业用油服务保障电话,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目前,全市已开设农机跨区作业高速绿色通道11个、农机加油绿色通道86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10个。淮南市还强化应急调度,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储备的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抢收抢烘应急机具随时可以调度作业。依托49个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和24个农机维修流动服务队,统筹协调全市495家农机维修企业、1496名农机维修人员,全方位保障麦收期间农机正常作业。联合气象部门及早研判作业期间天气情况,科学、精准进行预警,加大麦收期间天气预报频次,努力把小麦收获期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 苏强 通讯员 刘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