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级重逢 “楚王”返乡

楚王熊悍鼎。

据合肥晚报消息   近日,记者从安徽博物院了解到,“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紧锣密鼓的布展阶段。一场阔别九十余载的“鼎”级重逢将隆重上演,来自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王熊悍鼎即将首次返乡,与安徽博物院院藏铸客大鼎、楚王匜鼎、鄂君启金节等一批重器共同亮相。

楚王熊悍鼎,1933年出土于寿县李三孤堆(今属淮南市杨公镇)楚王墓。经考证,李三孤堆楚王墓墓主是楚幽王熊悍,系楚考烈王熊元之子。在考古发掘中,带有墓主铭文的文物尤为珍贵。这类文物能够佐证墓主身份,为研究历史人物、社会制度和丧葬习俗等信息提供关键证据。

目前,李三孤堆楚王墓发现带“楚王熊悍”铭文器共三件:楚王熊悍鼎两件(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两鼎形制、铭文基本相同),楚王熊悍盘一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楚王熊悍鼎系安徽省博物馆拨交。天津博物馆藏楚王熊悍鼎系皖籍收藏家宝楚斋方焕经旧藏。该鼎1933年从楚王墓被盗后,流至京津地区,不久即入藏于方焕经处,后归藏天津博物馆。

楚王熊悍鼎的此次返乡,系阔别92年后的重聚,意义非凡。展厅中特别设计了两代楚王的“世纪同框”,在即将开放的展览中,专门将楚王熊悍鼎与楚王匜鼎(楚考烈王铭文器)放在一起展示,让更多观众了解背后的故事。

楚王熊悍鼎,通高53厘米、口径45.5厘米、腹围148厘米。该鼎附耳,直腹,兽蹄形足,并附盖,盖上有环和三个变形的鸟状钮,共有铭文60余字,分布在鼎盖内、口沿、腹部等处。从铭文可知,该鼎是楚幽王熊悍为庆贺胜利,用缴获的兵器改铸的礼器。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38-228年在位。楚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三月,幽王卒,葬于寿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与楚王熊悍鼎一起回乡的还有两件青铜簋,系楚幽王陪葬器九鼎八簋中的两件,亦为宝楚斋方氏旧藏。

在本次新展中,安徽博物院将会在铸客大鼎旁首次展出“九鼎八簋”,届时,观众将会在合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最为全面的李三孤堆楚王墓器物群展示。

合新闻记者 夏伟 通讯员 李鹏飞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铭文,楚幽王,李三孤堆,楚王,熊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