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气象|时入“谷雨” 雨生百谷

淮河早报消息 淮南市气象资料显示,上周淮南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 8.4℃(4月15日),最高气温32.9℃(4月16日),一周无降水量。

时入二十四节气“谷雨”,今年“谷雨”来临时间为4月20日。谷雨为二十四节气之六,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这里的“谷”是五谷杂粮的总称,泛指多种农作物。谷雨时节,雨量增多,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农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的春播春管也进入农事关键期。近期天干,旱情显现,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进入“谷雨”节气后,4月21日上午,便开始下起了雨,也算是给“谷雨”应个景。只是这场雨还不够透,希望在“谷雨”节气时间里降水能够多一些,让干渴的土地喝足水。

古人将谷雨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初至,雨水丰沛,气温回升,静水池塘中浮萍开始萌发。浮萍无根而漂泊,却象征水生植物的繁盛,预示水域生态的活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其“阳升而萍生”,暗合阴阳流转的天时规律。二候 “鸣鸠拂其羽”,是说布谷鸟(杜鹃)振翅高飞,发出“咕咕”啼鸣,其声似“播谷”之音,古人视为催促耕种的信号。《诗经》有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此鸟的出现既标志春耕高潮,也隐喻万物争春的生机。而三候 “戴胜降于桑”,是指戴胜鸟头戴羽冠,形似织梭,此时飞落桑树枝头。桑叶渐丰,蚕事将启,这一物候串联起古代农桑经济的核心——蚕丝生产,也暗含“天人共时序”的农耕智慧。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洛阳、菏泽这些盛产牡丹的地区,至今还保留着“谷雨花会”的习俗,让人感受“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景,以姹紫嫣红为春天饯行。

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淮南市以多云天气为主,21日全市有一次降水过程,4月24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气温小幅下降。

具体预报如下:4月22日,多云转晴,15~26℃;4月23日,晴转多云,16~30℃;4月24日,阴转多云,16~29℃;4月25日,阴转多云,19~30℃;4月26日,阴,14~26℃;4月27日,阴转多云,16~26℃。

(记者 张雪峰)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气温,节气,谷雨,多云,阴转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