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特”,淮南农文旅融合唱响乡村振兴“和乐”

近年来,“骑行热”持续升温,八公山区改造提升八公山风景区周边道路,打造了设施完备、风景秀丽的骑行道,为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骑行、观光。为了给骑行爱好者打造更好的休憩场所,该区建设了山王骑行驿站。游客不仅可以休憩娱乐,还能通过图文展板等方式,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文化底蕴等。 (记者 陈海涛 摄)

淮南日报消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月10日,走进八公山区山王镇,一幅“一村一品一特色”的春日经济画卷正徐徐铺展:山王村的彩虹骑行路串联起绿水青山,闪冲村的油菜花香与特色美食交织成“金色经济”,南塘村千亩桃花绽放浪漫商机,林场村的盆景园艺孕育“绿色财富”,山谷露营地、全域农家乐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山王镇正以特色产业为笔、生态资源为墨,绘就春日经济新图景,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彩虹骑行路串起“流动的风景”

沿着山王村蜿蜒的骑行道前行,红、黄、蓝三色路面在青山绿野间交织,如彩带般穿梭于村落之间。现场记者看到这条路面采用环保彩色沥青铺设,途中设置了骑行驿站,整个彩虹路将村内的老街、古井、老茶馆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步一景、骑行即游”的沉浸式体验。

“这条骑行道是我们镇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破题之作。”山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该镇将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作为推动乡村发展、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其中山王村沥青道路提升约1080平方米,入户路水泥硬化约360平方米,实现村庄道路主次分明,入户路户户通,方便群众出行。2024年,该镇对山王村原有道路进行提档升级,铺设彩虹路面,进一步打造“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在乡村绿道上骑行,路上非常顺滑,一路上清新有氧、满目绿意,心情也很舒畅。”市民王建家住淮南高新区,几乎每周都会和朋友前往八公山周边自在畅快骑行,近日他在朋友圈分享了在山王镇骑行的照片,收获不少点赞。如今,每逢周末、节假日,前来山王镇及周边骑行休闲的骑行俱乐部、亲子家庭络绎不绝。

“金花香椿”与特色美食的双重盛宴

走进春日的闪冲村,千亩油菜花田如金色地毯铺展,田埂上的香椿树吐露新芽,空气中弥漫着鲜香与清甜的交织气息。作为山王镇“农旅融合”的核心区,闪冲村巧妙将自然景观与特色产业结合,打造出“赏花经济”与“舌尖经济”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油菜花不仅是风景,更是“富民花”。油菜花花期一般从3月延续至5月。闪冲村配套建设了网红打卡点、亲子采摘园,让游客既能赏花拍照,又能体验农事乐趣。

“‘春食芽,夏食瓜’,这个芽就是椿菜芽,它有树上蔬菜的美誉。”闪冲村负责人带着记者来到该村香椿基地介绍说,香椿的种植风险较小,按照现在市场的价格,头拨椿头可以卖到40元一斤,后面的也能卖到10多元一斤。现在田边地头的香椿树,就是村民的“绿色银行”。近年来闪冲村引进“红油椿”香椿等新品种,全村香椿面积达600余亩。

闪冲村的“流量密码”,除了花香,更有“食香”。作为省级特色美食村,闪冲的牛羊肉汤、绿豆圆子堪称一绝。每天清晨6时许,村口便飘出浓郁香气,波尔山羊和特色品种黄牛,搭配秘制的汤头,吸引周边食客驱车前来。绿豆圆子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外酥里嫩、清香爽口,成为游客必带的“伴手礼”。“目前我们村有5家特色牛羊肉汤店,预计今年全村的牛羊肉汤产业年营业额能够突破300万元。”闪冲村负责人高兴地说。

露营经济与农家乐织就“共富网”

在山王镇的深处,一处处山谷露营地成为春日“顶流”。南塘村“山谷里营地”依托地形,设置轻奢帐篷,配备露天电影、烧烤区、亲子乐园,夜晚可仰望星空,清晨能聆听鸟鸣,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的首选地。

露营经济的火爆,还带火了周边的农家乐。该镇各家农家乐饭店,推出“一店一特色”:有的主打牛羊肉汤,有的专攻烧烤,有的擅长农家菜,食材均来自本地农户,形成了“露营地—农家乐—农产品”的消费闭环。“我们自己去地里采摘的香椿,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都是现摘现做的,都是‘季节限定菜’。”在闪冲村农家乐饭店,游客张颖一家开心地吃着特色菜,感叹农家菜既健康又美味,还让他们体会到了田园乐趣。

在山王镇林场村的盆景产业园,一盆盆造型各异的罗汉松、真柏、瓜子黄杨整齐排列,园艺师正精心修剪枝叶,赋予每株植物独特的艺术生命。“林场村近年来整合散户资源,建设400亩盆景产业园,把盆景融入庭院设计,打造了‘一步一景、一院一景’的绿色庭院,发展集‘观光’‘田园’为一体的庭院经济。”山王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镇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引擎”,以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唐 倩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骑行,农家乐,香椿,山王镇,闪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