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开工

淮南日报消息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项目,淮南文旅出发了!3月26日上午,淮南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标志着社会高度关注、全市热切期盼的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淮南市文化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喜事。市委书记任泽锋宣布开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儒江,市政协主席蔡宜骅,市委副书记时志远,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邬平川,市政府秘书长戴宜斌等出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劲松主持开工活动。活动现场,市领导结合展板听取了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介绍,并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

张志强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建设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既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大行动,也是深化城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对话文明之门,更拓展了一条文旅融合、转型发展之路,必将成为“楚风汉韵、山水之城”的靓丽新名片。市委、市政府将以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遗址本体保护与文物研究展示,加快打造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以楚汉文旅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将武王墩、寿州古城、八公山、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串珠成链”,深化与央视《六姊妹》等影视IP联动,打造“文旅+商业”“文旅+影视”“文旅+美食”等新业态新场景,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张志强强调,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项目是重塑淮南文旅格局的战略工程,相关部门要强化协调联动,主动靠前服务,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打造“五比”项目标杆;各参建单位要以匠心铸精品,将项目建成质量工程、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廉洁工程,让沉睡千年的楚文化瑰宝早日化作“可观、可触、可游”的城市文化地标。

武王墩墓作为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创造了我国考古史上的多项第一,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出土的1万1千多件珍贵文物填补了楚文化诸多领域研究空白。武王墩墓展示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12亿元,总建筑面积4765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29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4750平方米,包括陈列展览区、藏品库区、藏品技术区、行政管理区、服务设施等功能区和主要用房,以及博物馆周边广场、地下停车场等配套基础设施。预计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100万人次,带动周边文旅产业集群发展。

(记者 朱庆磊)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展示,设施,利用,文旅,武王墩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