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安徽频道消息 自淮南市住房公积金行业分中心纳入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属地化管理以来,实现了统一决策、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了政策精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便利化、监管常态化、区域协同化能力水平,着力在融入大局、融汇平台、融创服务、融和资源、融通机制上下功夫,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淮南矿业住房公积金机构移交属地管理,开启淮南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新篇章。
面对国家审计署点明淮南矿业集团住房公积金机构未纳入市中心统一管理问题,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迅速行动。积极与各方沟通,携手市委编办、人社局、财政局等单位,共同为移交工作出谋划策、清扫障碍。精心组建专业的移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清产核资、业务承接等5个专项小组,明确分工,为后续移交打牢根基。
市委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制定《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矿业集团分中心归并接收实施方案》,梳理人员脉络、专注资产核算、保障资金链路,让淮南矿业集团住房公积金顺利融入政府管理体系。
以无缝衔接为目标,推动职能机构、资产档案移交和业务整合,促进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良性循环。
资产档案移交严谨细致。组建精锐小队深入分中心,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逐件盘点。历经两个月,最终厘清5类1242件资产,资产净值精准锁定在3519.21万元,确保账证相符、账实相符。档案移交平稳有序,财务档案11类、2691件,业务档案8类、55564件,文书档案、电子数据等5类、5208件。
业务整合融合协同共进。2023年2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依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正式启动矿业分中心业务系统并入项目。中心工作人员与开发团队组成团队,成功将矿业分中心公积金业务数据纳入市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统管,实现全市公积金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统一。
业务通办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机构合并后的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打破了原有行业范畴和管理体制限制。缴存职工能够就近选择公积金服务网点办理业务,同时,跨网点业务办理也成为常态,通过系统内部流转,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大大提升办事效率。
业务指标增长稳健前行。截至2024年末,全市归集总额777.42亿元、提取总额558.47亿元、银行专户存款余额88.03亿元,均居全省第二;缴存余额218.95亿元、贷款总额348.40亿元、贷款余额135.14亿元,均居全省第三;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全省第三、贷款逾期率为零。
以普惠民生为宗旨,持续推出住房公积金新政策,打造“普惠公积金”,为群众增福祉。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继出台一系列惠企、惠民新政策,更加有力保障了群众“住有所居”。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荣获住建部“惠民公积金 服务暖人心”全国住房公积金服务提升三年行动2023年度表现突出集体表彰。
贷款额度提升,单职工从45万元提至50万元,双职工从55万元提至65万元。支持租房提取政策,让暂未购房的职工也能灵活运用公积金缓解租房压力。多孩家庭享受贷款额度上浮、租房提取额度提高等专属政策。二手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业务,不用提前还清公积金贷款就能顺利过户。2024年末,淮南市正式启动全省唯一“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试点城市,为广大贷款购房职工再添福音。
职能交接顺畅、资产档案完整移交、业务整合便民高效、业务指标持续上扬、惠民政策落地有声,从移交到融合,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持续深挖公积金制度潜力,扩大缴存覆盖面,让更多职工享受到公积金福利;优化业务流程,借助数字化翅膀,让服务更加智能便捷;丰富惠民政策“工具箱”,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托起群众安居梦。(李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