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创新“交所融合+”,深耕基层警务改革

据央广网淮南消息   在安徽省淮南市,一场以“大抓基层、大抓基础”为导向的警务改革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淮南市公安局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逐步推出四项改革举措,其中“交所融合+”与“警网融合+”模式的深入实施,不仅提升了警务效能,更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安工作的温度与力度。

“警网融合+”工作站(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摄)

走进淮南市八公山公安分局所辖的新庄街道治东社区的“警网融合+”工作站,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指挥调度的中枢,更是服务群众的温馨港湾。工作站内特别设立的“培”在您身边服务区,成为了连接警民情感的桥梁。“以前,我们社区民警的工作更多的是处理治安案件,与群众的接触相对有限。”社区民警王培培告诉记者,“但现在,有了‘培’在您身边服务区,我们可以更直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在服务区,记者看到,社区书记、妇女主任、司法调解员以及志愿者们轮流坐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他们不仅解答群众的疑惑,还主动发现并解决了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我觉得这个服务区真的很好,让我们感觉警察就在身边,很安心。”一位社区居民张阿姨说。这样的服务模式,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也让许多潜在的社会矛盾得以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交所融合+”作为淮南公安改革的另一亮点,同样成效显著。以潘集公安分局为例,该局自2023年9月起率先在全市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代管改革试点工作,由分局代管交警大队,通过“隐患排查”、“一体统筹”、“路面管控”、“宣传防范”和“所队联动”等多措并举,大力整治通行条件差、事故多发等问题。代管以来,全区交通事故警情大幅下降,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2.8%,今年一季度,全区发生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30%,成效斐然。

在改革过程中,淮南公安还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不断优化派出所勤务模式,增强实力,激发活力。通过“一室两队”警务机制改革、机关支援基层机制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派出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非警务警情分流改革的实施,也让民警能够更专注于主业,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社区内,让事故车辆“现身说法”(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摄)

除了制度创新外,淮南公安还注重科技赋能,搭建“融合警务”信息化调度平台,实现“信息一网采、要素一网控、风险一网防、服务一网办、绩效一网考”。通过智慧平台的高效运转,社区疑难杂症得以“全科受理”,群众诉求事项实现“全量托底”。

此外,淮南公安还创新推出“邻里警务”矛盾调解品牌,通过网格员+警格员“交心调”、网格长+社区民警“普法调”等多层次调解机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全市涉警信访、致省以上12389举报投诉同比分别下降80%、3.6%,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邻里警务”矛盾调解、“关爱陪伴”服务群众等联治品牌的引领下,淮南公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守护平安。”淮南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淮南公安将继续深化警务改革,做实做细做优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工作,为构建平安淮南、法治淮南贡献更大力量。”(记者鲍玉婵)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社区,警务,公安,群众,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