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河早报消息 “ 我奉献我快乐,我是最美志愿者!明年再会!”8月23日傍晚,在市红十字会会议室,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快乐益夏”志愿服务项目。
市红十字会“快乐益夏”志愿服务项目是一项在暑假开展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每年都吸引一批热心的大学生和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今年已是第15季。30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及准大学生志愿者,以老带新,经过系统培训后,成为专业的志愿者队员,主要承担我市在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回访和新采样捐献志愿者的信息录入等服务。这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它是对回访志愿者专业知识、责任心和沟通艺术等极大的考验。回访中,年轻志愿者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感受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艰难和留住捐献志愿者这份宝贵的生命种子是多么的重要。
一个多月的服务,截至8月23日,志愿者们共服务646个班次,累计服务时长2584小时(不包含后续个别延续的志愿者服务),成功回访在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及录入新捐献志愿者信息近5000份、6000余次;参与协助300多人次的社会群众应急救护培训,200多人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
另外,今年市红十字会对项目也进行了创新,项目启动时对志愿者进行了4天的专业培训,组织他们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名人馆、淮南好人馆等,还在项目结束前组织志愿者参观楚文化博物馆、安丰塘、美丽乡村示范点,并和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服务队交流,让志愿者们接受教育、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怎么安排好服务队的活动和每天的排班,怎么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怎样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些对我是很大的考验,也是对我的激励和锻炼。”总结表彰会上,两名服务队队长、往届老队员孙晓琦和李金釜十分感慨。
“一开始听说让我们回访,我觉得自己成了客服,但在后来的服务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回访的意义,可能会挽救那些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也许我在电话里多说几句话或说好一句话,就可能保留住捐献志愿者的信心和决心,就给患者争取了一丝生的希望。我觉得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有一天我打了150多个电话,录了100多份信息,我累得一句话也不想说,真想不来了,但一想到那些捐献者和患者是多么不容易,我又坚定了信心。”“一个多月的经历,我们收获满满,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在奉献中得到了锻炼与成长,明年暑假我们再来相聚。”
志愿者们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在欢快畅谈中,相约明年暑假继续传递爱心。(记者 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