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厚重楚史的江淮篇章

300米,2000多年。

从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大棚到文物保护实验楼,大约300米距离。考古工作者一次又一次走过这300米,倾听2000多年前的“历史告白”。

5月20日,小满时节,记者跟随考古工作者第二次走过这条路。气温日渐升高,考古与时间“赛跑”。目前,已提取各类文物共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等。

鼎食钟鸣,穿越千年。翻开厚重的楚史,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成果为江淮篇章提供了哪些新的注解?

追寻隐秘“王者”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方形器具。实验室内,一件铜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铜簠口沿处有十二字铭文,“楚王酓前作铸金簠以供岁尝”,器盖和器身铭文相同。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介绍,“酓前”,读为“熊元”,正是战国晚期楚考烈王的名字。因此这段铭文成为判断武王墩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

经过专家论证,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

“王者”之踪影,不仅如此直白展现,更在墓葬的营建规模,随葬品类型、数量等方面得以体现。墓中最长的车马坑、首次见到的九室椁室,已然成为佐证最高等级楚墓的重磅要素。此次发掘成果中,“大铜鼎”的面世,再度聚焦人们的目光。

鼎,乃国之重器。此前,人们熟知的楚鼎为安徽博物院藏的“楚大鼎”,又名“铸客大鼎”,1933年出土于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

5月18日下午,武王墩墓备受关注的随葬重器——大铜鼎从墓东一室中通过封箱、吊运,成功提取出来。经再次测量,大鼎口径88.9厘米、通高111.5厘米、鼎耳间距111.7厘米。从口径来说,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楚国大鼎。

鼎,是墓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两座同样出土于楚王墓的鼎,“鼎”峰相见,难分伯仲,是力与礼的呈现,是春秋战国风云际会的表达,更是楚风东渐留给江淮大地的重要文化遗产。

施展科技“魔法”

武王墩墓珍贵的文化遗产,透露多少历史信息?未来如何呈现在大众面前?实验楼内的清理保护与修复研究工作,夜以继日。

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研究,堪称是一次空前的科技考古实践。考古发掘现场,搭建了雾化喷淋系统,有效控制椁室内微环境,避免椁板、漆木器等有机质文物因温度升高、水分蒸发而开裂与变形。对提取到室内的各类文物,文物保护人员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易腐变的有机质文物样品存入低氧灭菌舱,控制湿度和氧气以减缓其劣化速度,为后续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新出土的大鼎,可煮一头牛吗?在铜鼎内,的确发现了牛骨遗存。人们笑称,淮南牛肉汤的历史,可以推到2000多年前。

“我们即将开展第二批青铜器内的动植物遗存的整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介绍,目前,已经系统开展了动植物遗存鉴定、残留物分析工作,其中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有黄牛、猪、狗等10多种动物,植物遗存发现了葫芦、甜瓜、梅、栗等瓜果、坚果,粟、黍、水稻等农作物,花椒、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传统中药植物吴茱萸等。

在4月首次发布考古成果时,武王墩墓数量空前的漆木器着实令人震撼。目前,出土漆木器已达1700多件。木俑,经过了清洗和保湿处理;着衣俑,表面织物已利用丝蛋白技术原位加固;漆器纹饰和图案,采取了曲面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信息提取。

漆木器色泽丰富,这些漆到底产自哪里呢?张治国提到了“一项比较有意思的实验”。取块脱落下来的漆皮,对漆器表面朱砂硫进行同位素检测,发现朱砂可能产自湘黔渝交界处的武陵山区。从这个例子,不难发现,科技考古不断提出问题又解决问题,为我们破解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格局,带来一次次惊喜。

破解历史“谜题”

文字,是解开考古谜题的重要信息。

此前,在提取椁室盖板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的楚系墨书文字。“除了最上面的盖板,第二、三、四层盖板普遍都有墨书文字。碳粉对红外比较敏感,我们用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很好地提取文字。”张治国介绍,文字分三部分,前边部分指示位置,中间部分指示椁室功能,后边部分指示次序。

椁室盖板上的墨书文字,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南集府”“北乐府”与过去李三孤堆大墓出土铜器铭文中的“六室”“少府”“太府”等,应是为楚国宫廷服务的专门机构。

随着清理工作持续推进,考古工作者不仅发现椁室盖板有字,而且底板、侧板、椁墙都有字。令人惊喜的是,还发现少量的遣策类竹简。遣策,是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说:“现在发现的文字比较多,载体也比较多。除了椁室盖板、竹简,很多漆器、铜器、乐器上面也有文字。我们暂时没有时间进行综合研究,但是已经和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达成了合作意向,将来对这些出土的所有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

武王墩墓是国内首次见到的、结构清晰明确的九室楚墓。目前,北1、2室和西1、2室四个侧室发掘完毕,东1室、南2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按照计划,5月底完成外围8个侧室的发掘清理,6月开始中室的发掘,并把棺整体提取到实验室里。

“竹简确实太难保存下来了!”宫希成满怀期待地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多出一些竹简。”

翻开厚重的史册,煌煌楚国八百年,影响江淮四百年。

随着武王墩墓考古一步步推进,历史的迷雾正在一层层拨开,史家的叙述也将一页页改写。

(记者 晋文婧 张理想 柏 松)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考古,发掘,文字,武王墩,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