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市,一张张“蓝图”正变现实

据淮河早报消息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在过去的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打好交通强市建设‘组合拳’、开展交通建设‘大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大交通提升城市区域竞争力,我市交通部门以“交通建设大会战、运输服务大提升、交通事业大发展”为主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征程。

在过去的一年,淮南市自主建设的S16合周高速淮南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等高速公路有力推进,凤毛快速通道、G206改扩建等国省道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交通建设者们开足马力,奋战拼搏,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将一张张“交通蓝图”一步步变成通达四方的“实景图”。

S16合周高速淮南段是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约24.7千米,预算总投资36.9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络,对加强淮南与合肥都市圈及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周边城镇出行条件等具有重大意义。

1月22日,农历腊月十二,虽然临近年关,但在我市第一条自主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S16合周高速淮南段建设现场仍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2023年8月,炎炎夏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见证了该项目4标段东淝河大桥首跨预制箱梁顺利架设,标志着东淝河大桥引桥全面进入上部施工阶段。2023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建设者们更是马不停蹄,加班加点,抢抓工期。2023年11月,该项目4标段东淝河特大桥护栏首件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东淝河特大桥全面进入桥面系施工阶段……在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下,一个个控制性节点工程成功实施,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受到市民关注的S19淮桐高速淮南段,于2023年10月全线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我市自主投资建设的第二条高速公路,也是淮南市交通建设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项目全长56.823公里,总投资84.78亿元,路线起于田家庵区曹庵枢纽,止于新桥机场西北侧市界处,终点衔接淮桐高速合肥段。项目建成后,将缓解合蚌高速、滁新高速的通行压力,完善区域间路网结构,对推动淮南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持续奋战,作为全线控制性节点,今年1月11日,凤毛快速通道新建工程1标段西淝河特大桥主桥悬浇段顺利合龙。凤毛快速通道项目全长10.151公里,总投资12.59亿元,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km/h。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凤台至毛集的道路现状,大大缩短凤台与毛集之间的时空距离,降低周边城镇居民出行成本,充分发挥凤台南站对地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

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2023年,我市开展了交通建设大会战,自主建设的S16合周高速淮南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S63怀凤高速淮南段、S10淮扬高速淮南段4条高速公路有力推进,凤毛快速通道、G206改扩建等11条国省道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凤台新港综合码头、陶圩综合码头等项目开工,“淮南——宁波”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谢家集通用机场选址获批。

新的一年,我市将强化交通提升城市区域能级作用,大手笔大动作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4条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凤毛快速通道,改造提升国省干线100公里,积极推进G345潘凤段改造、长固高速、亳蒙高速潘集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加快水运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开工谢家集通用机场,打造多向立体、快速联通的多层次交通网,为加快建设“七个强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南篇章贡献交通力量。

记者 张明星

安徽网淮南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交通,建设,高速,淮南